孩子被欺负怎么办?火遍全球的大猩猩有个最好的答案
你好!我是丹妈
童书编辑、儿童心理研究者、亲子阅读推广人
点击标题下经典图画书,可以关注我
每隔一段时间,朋友圈都要被 “ 孩子被打,要不要打回去?” 给刷屏下,姑且先不回答到底要不要打回去这个充满争议性的话题,来听丹妈讲个小故事:
威利是一只大猩猩,一只身形瘦小、胆子也小的大猩猩。
他的口头禅是:“噢,对不起!”
他善良得连一只苍蝇都不忍心伤害,走路都生怕踩到虫子。他总是弓着背,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,好像永远都无法开心起来。
多么像我们身边的某些孩子啊。
他习惯了对每个人说对不起,即使是正在欺负他的人。
但显然,那些横冲直撞的小混混对他的礼貌并不领情,他们给威利起了个外号“胆小鬼”。
心情跌倒低谷的小威利只能窝在沙发里,靠看《超人》杂志给自己提神。
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则广告,放佛看到了希望。他按照广告的地址寄了些钱。
过了些天,收到一本书。
他开始按照书中的指引,为变得强壮而奋斗,做准备活动。
比如慢跑
吃营养大餐
跳健美操
学拳击
去健身俱乐部练肌肉
直到自己变成了一只强壮的猩猩
看到镜中强壮的自己,威利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笑容
瞧他这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
他走在街上,正在欺负米莉的小混混见到他望风而逃。
然后,就有了一次英雄救美的经历。
还得到了米莉的香吻和称赞
自信心膨胀到了极点。突然,Bang!威利撞到了柱子上。
你猜他会怎么说?
“噢,对不起!”还是那句口头禅。
不过现在这句对不起,不再是懦弱和胆怯,而是源于他的修养和善良。
- 丹妈读绘本 -
私人微信:danma02
首先感谢绘本大师安东尼.布朗为我们带来的精彩绘本《胆小鬼威利》。
或许你们家就有一个像“威利”这样的孩子,他瘦瘦的,驼着背,常常低着头,很温柔很善良,善良到即使被欺负,心里也在为熊孩子找理由,甚至还觉得是自己的错,不管碰到什么事,都会习惯性脱口而出“对不起”。
渐渐的,周围的孩子把威利的善良当成懦弱,把威利的礼貌当作怕事。
“威利”很痛苦,“威利”的爸妈们也伤透了脑筋,网络上不断的争论到底要不要鼓动“威利”打回去,家长和孩子们也都在自我怀疑——还要不要继续做“善良、礼貌”的好孩子。
懦弱与善良的界限到底在哪?为什么同是善良,别家孩子就没被欺负,我家“威利”就变成受气包了?
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,丹妈想到当下一句流行语——“主要看气质”,气质从哪来?从健康和强壮的体魄、坚定和自信的内心而来。
书里的小猴子“威利”正是这么做的——强身健体 + 健康饮食。
当他看到镜子里强壮的自己——强壮的体魄有了,他更喜欢自己了——自信出现了,他昂首挺胸,走上街头,街边的小混混都闻风丧胆,这让他更自信了。
这并不只是一个戏剧化的故事效果,我们回想一下生活中最不遭欺负的并不是那群最会打架的,而是那些体格强壮身有正气的孩子。
所以,面对欺凌,我们最需要教会孩子的是什么呢?
不是强硬还手——一个体格不如人、内心又自卑、长期被欺凌的孩子,怎么可能就凭家长三言两语的鼓励就变得一下子敢还手了呢?
一味的鼓动孩子还手,一方面会给不敢又不会还手的孩子造成心理压力,另一方面会变相给孩子灌输“以暴制暴”思维的嫌疑——香港曾做过“校园欺凌”的研究,四成初高中出现欺凌行为的孩子,在幼儿园、小学都有被欺凌的经历;
也不是一昧忍让——在外都一肚子委屈了,爸妈还教让,这不是让是逃避,只会让孩子感觉更无所依靠:连爸妈都叫我让,我还能怎么办呢?
这里值得一说的是,有些“被欺负”的孩子其实是被家长引导出来的:有时孩子们只是互相闹着玩玩,过会就一笑而过了,但有些家长一见自家孩子磕着碰着了就大呼小叫,时不时就问孩子“今天有人欺负你吗”,这样反而给孩子强加了一些心理暗示:自己是被欺负了,自己是弱者。
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成为更强大的自己,强大到在受欺负是懂得如何自卫,强大到别人不敢欺负你!
一个自信又强壮的孩子被欺负了会怎么做,首先当然是眼神秒杀,言语斥责。
都不奏效?那当然是揍他们啦,而此时的还手不是 “ 我不敢还手,但是爸爸妈妈叫我还手,我才唯唯诺诺地还手 ”,而是发自内心的因为自己被欺负了,为了保护捍卫自己,所以我要打回去,这才是真正的自我防卫,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发泄与暴力。
成人直接教授经验,与让孩子自己选择哪种方式处理问题,有时表面上的结果可能一样,但内涵却不相同。
“噢,对不起!”威利对柱子说——这个结尾很妙,威利强壮了,不再被欺负了,但他仍然那么善良,那么有礼貌。
这也无形中在提醒我们告诉孩子:即使你变强壮了,你也要依然保持你的善良和礼貌,而不是去转换角色变成了欺负他人的混小子。
- End -
本文原创,转载需取得授权
分享到朋友圈是对丹妈最好的鼓励
中文书单 0-2 | 2-3 | 3-4 | 4-7 | 小学 | 父母
英文书单 0-4 | 3-6 | 儿歌 | 动画 | 启蒙路线
主题书单 安全 | 科普 | 好习惯 | 入园 | 童诗 | 数学
儿童艺术 艺术 | 动画 | 电影 | 纪录片 | 音乐 | 画画
教育心理 拖拉 | 注意力 | 哭闹 | 吃饭 | 独立 | 叛逆
长按二维码,识别二维码,可关注丹妈
点击阅读原文,查看120篇原创文章